- A+
前天晚上有人吐槽,高速上踩刹车,把袜子都磨破了,哈哈,还是不出门的好。
每次高速免费,都是一次波澜壮阔的大堵车,私家车主又不缺这百十块钱过路费,为啥非要凑热闹呢?
大家都去占便宜,我不去就是吃亏了,这就是人性的贪婪。
去年在高速上吃过泡面、跳过广场舞,今年还不长经验吗?
有侥幸心理,
我聪明,我可以早走一会啊,结果大家都是聪明人,想到一块去了,去年10点才堵,今年早晨5点就开始堵了。
省了过路费,浪费两倍的时间和油钱,免费的更贵。
前天军团说要来,早晨从济南开车出发,5个小时的车程,跑了8个小时。
军团是我的付费读者,也是最早的一批铁粉,看过我水果电商的文章,去年问我能不能做。
网络没有“现在”和“当下” 这一秒过去,马上就成为历史。
以前我在珠宝城开店时,淘宝电商还是主流,我考虑复活一个淘宝店,做个线上线下的结合。
结果,就连珠宝城都老年人,都开始用微信加人了。
我所在的珠宝城,不但是玉石、珠宝批发,还有旅游产品批发零售,青岛是个旅游城市,珠宝城等同于韩国东大门,是旅游团的购物圣地。
以前,游客即使买了,也不会再有下文,现在不同了,微信的出现,拓宽了地域的边界,只要加了微信,哪怕身处边疆,还可以发朋友圈营销他,以后需要珠宝还能找到你,这是淘宝系做不到的。
早期开始积累粉丝的,都加满了十几个微信,店里一天不进人,快递却不少发,每天抱着手机发语音,也能卖万把块钱的珍珠。
如果吸粉卖货是微商1.0,现在已经进入社交微商2.0模式。
军团老家在新疆,汉族人,老家有特产干果资源,开过淘宝店铺,一单也没卖,微商也不知道去哪里加人。
军团曾给我发过新疆瓜果,吃过之后才知道,以前吃的哈密瓜都是假的。
内地有种瓜叫“常香玉蜜瓜”跟哈密瓜一个模样,两瓜对比,哈密瓜个头较大,切开全是金黄色,常香玉蜜瓜靠近瓜皮一层是绿色。
口感更是天壤之别,正宗哈密瓜是奇香密甜,吃一口就忘不了。
但是真正把哈密瓜运到内地,是没有竞争优势的,一是价格太高,二是大家习惯性的认为,平常吃的“哈密瓜”已经够甜了,没谁多花2倍的钱买正宗哈密瓜,教育市场是最出力不讨好的事,这就是新疆哈密瓜的尴尬之处。
怎么让劣势变优势呢?
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我属于吃东西很各色的,我吃过军团家的瓜就会念念不忘,如果先让顾客品尝,肯定会下单购买。
如果贸然空运一批瓜过来,存储和经营场地都是问题,结合到珠宝城的成功先例,我觉得应该找人流大的地方,做加微信免费试吃,先沉淀粉丝。
思考了几天,觉得街头、小区都不是理想的推广场景,倒是景区很适合,人多,群体质量也高,游客逛累了,要不要尝尝正宗哈密瓜,扫码关注就可以免费领取一小块,这一小块的成本大约是1毛钱,还有一小包干果合集。
军团在景点租了一个小摊位,兄妹俩穿上维族服装,拉杆音响播放《我们新疆好地方》做免费试吃加粉。
这么做有点为新疆做公益宣传的感觉,一上午吸粉600多人,免费试吃的人群一度侵占了隔壁冷饮摊的地盘,冷饮摊老板找管理处告状,说耽误他们做生意。
下午,军团做了调整,把哈密瓜切成小块,插好牙签,摆放在餐盘里,扫码之后自觉去取,效率提高了一倍。
试吃之后,都有重新认识了哈密瓜的感觉,被新疆哈密瓜圈粉了。
以6天灌满一个微信的速度,成功圈粉3万多人。
微商成交的核心是信任,一个陌生人哪怕说的天花乱坠,顾客也会有戒备心,如果有过实地接触,体验过产品,并且体验度很高,就减小了成交阻力。
三天之后,第一批游客回到家,就接到了首单成交,然后根据季节不同,朋友圈推出不同的应季瓜果,产地直发。
朋友圈以新疆风景、民俗结合产品来布局,做成有情感有特色的微商。
走向正规之后,发货委托给当地电商平台,每天有多少单,由他们代发货,微信端有他妹妹打理。
今年,水果微商也趋于饱和,军团问我,哈密瓜是否适合社区团。
不适合,微商比作淘宝,社区团就像拼多多,拼多多的成功,不单单是社交电商,主要因素是价格低,新疆瓜果没有优势。
单一性产品,顾客需求是递减的,顾客不能换,产品可以换,要适当更换商品,再营销一圈,比如新疆和田玉。
前段时间,在网上看到一个微商案例,朋友圈只有800人,化妆品卖不动了,转卖燕窝一个月销售额5万。
本文素材来自微信公众号 衣钵先生 经七虎博客收集整理编辑后,与大家一同分享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,核实后即刻进行调整,谢谢
- 七虎个人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